江朔将他扶起,再看这景僧身穿白色法泡,款式和普罗相同,只是他没有髡发,一头栗色的卷发上压了个青罗小帽,这景僧年纪不算大,虽是胡人长相,留着虬髯长须,但是眉目清澈,眸子湛然,神态颇见温柔。
江朔抱拳躬身道:“在下江朔,方才不揣冒昧误伤大德,实在抱歉,还没有请教大德尊讳。”
那景僧笑道:“不妨事,不妨事……贫僧是景教从事,不敢称大德,你叫我伊斯就好了。”
江朔一听吃了一惊,急问道:“伊斯……可是长安义宁坊十字寺的伊斯?”
伊斯奇道:“贫僧正是来自长安,小兄弟是何处得知小僧名姓的呢?”
江朔脱口而出念道:“常然真寂,先先而无元;窅然灵虚,后后而妙有;总玄枢而造化,妙众圣以元尊者;其唯我三一妙身,天元真主阿罗诃。”
伊斯随着赞道:“其唯我三一妙身,天元真主阿罗诃。”大喜道:“赞美景尊,原来是教中兄弟。”
江朔急忙摆手道:“我不是景徒,大德不要误会。”
伊斯奇道:“那你怎么会念我教中的赞美诗呢?”
江朔说:“是贵教法王普罗传我的。”
伊斯道:“原来如此,普罗法王上个月南下扬州传道,江兄弟是在那里遇到他的吧?”景徒无论长幼皆以兄弟、姐妹相称,因此伊斯称江朔为江兄弟
江朔道:“不是,是在洪泽湖畔。”
伊斯点头道:“想来是在他北返途中了,江兄弟可知法王现在何处?”
江朔闻言心生悲戚,哽咽道:“法王已经故去了。”
伊斯闻言大吃一惊道:“法王身子康健,怎会突然故去呢?”
于是江朔将黑船上安庆绪、闹文密谋,普罗不肯叛唐,被阿波和尹子奇打伤,自己如何救出普罗,普罗如何伤重不治而死,原原本本都向伊斯说了,连自己夹着普罗跳船逃走,反被尹子奇一掌拍中普罗后心的事都照实说了,说到最后江朔哭道:“都怪我不好,害死了普罗法王。”
伊斯却道:“江兄弟你无需如此自责,确如普罗法王所说,你救他发自一片赤诚,乃是善举,莫说普罗,就是景尊,也不会怪罪你的。普罗法王往生天国时只你在场,他可传下下什么遗言法旨?”
江朔便将普罗的遗言对伊斯说了,又拿出普罗的十字珠串交给伊斯,伊斯握着珠串,以手摩挲那十字形坠子,缓缓在胸前画了个十字,道:“若非遇到江兄弟,普罗法王可就死得不明不白了,赞美景尊,假江兄弟之手,让我等了解到了真相。”
江朔道:“普罗法王的尸体我埋在洪泽南岸一座小山上最高的一棵松树下,在松树树巅刻有碑文,作为标记,伊斯大德可尽快迎还骸骨,移柩安葬。”
伊斯道:“景徒献身景尊,大德如普罗法王,死后自入天国净土,尘世间何处埋骨又有甚分别?现在最重要的事是尽快回到长安总坛,向诸鄙教诸长老报告法王的死讯,对于大食、安贼更要预做防范,不叫普罗枉死。”
江朔心道难怪这伊斯看着年纪不大,却心思缜密,条理清晰,难怪普罗法王要传位给他。
他问伊斯道:“伊斯大德,冒昧问一句,我被河水冲来此处,却不知是何地?普罗法王叫我到长安十字寺中寻你,怎地这么巧法,会在这里遇到你。”
伊斯道:“此地乃是荥泽,去河阴河口有三十里了,我等景徒奉景尊之命行于人世间,为的就是救世间一切苦厄,广布景尊福音,听闻河南水患,恐有疫病发生,伊斯带着关中景徒远来河阴访贫问苦,为贫苦者送衣食,为疾病者送汤药,以尽绵薄之力。
我等昨日还在河口,今日方到得荥泽,却见上游河水猛的灌来,将一众正在岸边浅水挖沙的民夫卷入水中,我等下水去搭救众人,将江兄弟你也捞了上来,我先前还在想你衣着锦绣,不似这河里民夫,原来却是上游冲下来的。”
江朔道:“啊呀,造孽……这河水暴涨却是我造成的,不晓得河工们如何,有没有伤亡?”
伊斯奇道:“江兄弟何出此言?上游不是韦坚韦相公在主持束水冲沙之事么?”
江朔便将此前河上以舟冲坝,自己踏钺开堰之事说了,伊斯手划十字,赞道:“赞美景尊,江兄弟你这是修了大功德啊?怎说是造孽,你看渠水经过束水冲沙,已经开始流动,后面疏浚可就省了大力气了!”
江朔走上堤坝看汴渠中央果然有一道清浅些的水流在急速流动,不断冲散黄浊的河水,他仍是关心哪些挖沙的民夫问道:“哪些河工如何?”
伊斯拿手向后一指道:“无需担心,都救上岸来啦……”
江朔顺着他手指方向望去,见河堤下树荫处搭了几个席棚,不少浑身湿透的河工围坐在棚里烤火,更有不少白衣景士正在分发汤饼。他这才发现伊斯也浑身湿透,看来先前就是他下水将自己捞上岸的。
两人正说话间,忽听道上銮铃声响,一人高喊道:“朔哥,原来你这这里,可吓死我了!”
第89章 白衣景士
来人正是独孤湘,她不待老马驰近,一跃下马,飞奔过来,一把抱住江朔道:“朔哥,可吓死我了,大水忽来,你一下就不见了,我循着河岸跑了几十里才找到你,还道你……”
江朔见她眼眶微红,显然哭过了,心中感动,掣着湘儿的双臂道:“我也没想到束水之力如此惊人,险些就死了,多亏这位伊斯大德救了我。”
湘儿奇道:“咦……伊斯,就是你要去长安寻的那个什么景教的伊斯么?”
江朔道:“是啊,你说巧不巧?”
湘儿道:“骗人的吧?喂,我说那个景僧,你可有公验啊?”
江朔忙道:“湘儿不可无礼。”
伊斯却微笑道:“小娘子机警的很,伊斯当然有公验。”说着他走下河堤,从一头褐卫背上解下行囊,掏出一封折好的文书给独孤湘,独孤湘展开一看,写的却是:
京兆府长安县义宁坊
波斯景僧伊斯谨牒
为传道下各州县,状并后者随身衣物等
景教从事伊斯大德,后者:某某某、某某某等百余人,名录另册编列
随身物:某某、某某及褐卫廿八匹
伊斯为彰善教,赈济灾民,自长安往都畿、河南、河东、河北诸道,所在县镇铺不綀行由,伏讫公验以为凭据,谨连元赤伏听处分。
牒件状如前谨牒。
后有各级官员签押:义宁坊里正某某、长安县民事功曹某某某、最后左金吾卫大将军江朔却认得,正是裴旻!
独孤湘拿来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看了半天,还给伊斯,道:“嗯,经本娘子勘验,似乎是真的。”
伊斯笑着将公验收起,道:“自然是真的,否则我等这十几人和这么多牲口物件也不得通过潼关来到这河南之地啊。”
江朔却对伊斯道:“伊斯大德,我要回河阴去了,那边我帮中兄弟还在找我呢。”
伊斯道:“赞美景尊,假手江兄弟,解决了这运河淤塞之难题,如今此间大事已毕,伊斯也要回长安去向总坛报告普罗法王之事,不如我们一起结伴北上吧。”
独孤湘不满道:“朔哥明明是冲破围堰,疏浚了河道,这景僧怎么说是什么景尊假手与你?我却没看到景尊在哪里。”
江朔将食指压在唇上,嘘了一声,道:“这景僧甚是虔诚,凡事都要感谢景尊,湘儿勿以为怪。”
于是伊斯和其他景徒略作交代,就跨上他的褐驴,和江朔、独孤湘一起北上。
江朔和独孤湘同乘老马,见伊斯骑的褐驴虽然壮实但却矮小,因此控辔缓行,不敢策马,伊斯却笑道:“江兄弟不必勒马,别小看了我这驴儿,此乃吐火罗地野卫,可日行六百里。”
独孤湘道:“什么驴子能跑六百里,我可不信。”
那褐驴打个响鼻,阿哦阿哦地叫了两声,独孤湘怪道:“你这家伙还不服气么?”
江朔笑道:“它确实不服气,它说自己能行八百里,却不是六百。”
独孤湘道:“乖乖,番僧番驴一齐比着吹大气呢?”
江朔笑道:“一试便知!”他昂头发出啊啊两声喊,同时双腿一夹老马,玉顶干草黄立刻向前跃出飞奔起来,那褐卫也不待伊斯驱策,奋蹄急追!
伊斯心中诧异,没想到这少年居然能和动物交流,又想起他此前说自己劈开土坝围堰,这两项本事哪是十五岁的少年能做到的?伊斯又想起景教经典中说古时有先知八蓝能听懂驴说话,又有先知摩舍能以指分开赤海,这都是仰仗了景尊的神力,难道这位小兄弟也是景尊在人间的使者么?想到此处他不禁对江朔更生敬意。
老马初时将褐卫远远抛在身后,然后行了十里不到,褐卫却慢慢赶了上来,又行了十里,驴马相距更近,行到快三十里时,驴马便差不多要并驾齐驱了。看来这褐卫果如伊斯所言,速度不亚于奔马,虽然腿短,一开始落后,但是野驴耐力极好,长途奔跑竟然不输老马。
如此跑了不到一个时辰,三人就回到河阴河口了。江朔细看那吐火罗野驴,果然与中原驴子不同,它身披褐毛,赤面白唇,肚腹和四肢却都是白色的,全力奔驰之后,仍然气息不乱,倒也颇显神骏。
江朔由衷赞道:“果然是一头神卫!”
伊斯也道:“江兄弟你的黄马也是神骏,我这褐卫还没遇到过二十里内追不上的马。”
正说话间,却见身后道上烟尘大起,却是浑惟明等漕帮众人来了,江朔奇怪道:“浑二哥,你们不在堤上,怎么反在我后面。”
众人纷纷向他见礼,浑惟明道:“嗨……少主,你被水冲走,我们那能还待在原地呢,都一起往下游去找,湘儿黄马神骏跑在前面,我们在后面顺水行舟沿河岸寻找,行了不多久,便见你们策马回来,我们便弃舟登岸,赶回来了。”
江朔见他们呼哧带喘,不禁歉然道:“众位大哥,实在抱歉,光看伊斯大德的驴子了,没注意到河上的你们。”
卢玉铉道:“少主,这位就是普罗法王让你去长安找的伊斯大德?这可太巧了。”
伊斯道:“贫僧正是景教伊斯,诸位称江兄弟为少主,却是何意?”
卢玉铉叉手道:“原来伊斯大德还不知道,这位是我们漕帮帮主,江湖盟盟主,江朔江少主。”
伊斯叹道:“江兄弟年纪轻轻竟然是群雄之主?令人赞叹。”他思虑单纯,江朔年纪轻轻却为少主,他虽觉匪夷所思,却也没有一丝怀疑。
江朔问卢玉铉:“韦相公呢?”
萧大有道:“啊呀……韦相公和我们同乘一舟,我等回转之际,却把韦相公忘记了。”
这才让卢玉铉乘着老马去把韦坚接来,韦坚见江朔安然无恙,喜道:“溯之,万幸你平安无事!”他此前只道江朔是卢玉铉他们抓来顶包的替死鬼,对他多有不屑,但见他以身犯险,先是跳入河中救了落水的徐来,又飞蹬铁钺冲破土坝,武功既高,人品更是出众,因此此刻见到江朔,态度亲昵,与此前已完全不同。
江朔下拜道:“害韦相公为小人担心,死罪死罪。”
韦坚忙将他搀起,挽住江朔的手道:“溯之不必如此,此番全赖溯之少年英雄,老夫要上书朝廷为你请功!”
江朔忙道:“不可不可,韦相公带领众河工、船工旬月来宵衣旰食,方得成就今日之功,我只凭一时之勇,竟然得晋全功,实是不敢居功。”
韦坚道:“治河一体人等自然也要各请封赏,不过溯之你这首功却也推辞不得。”他忽然见到伊斯,道:“这不是景僧伊斯么?你怎么也在此处?”
伊斯手画十字,道:“小僧见过韦相公,我本在汴州赈济灾民,却不想恰遇江兄弟。”
江朔道:“是伊斯大德将我从河里救起来的。”
韦坚一手揽住一人,喜道:“这可正是太巧了,两位一是江湖义士,一是景教高僧大德,得二位相助,河南之事安有不成之理?”
江朔被韦坚夸的不好意思,对韦坚道:“韦相公此间事了,我们想转去东鲁北海,就此别过。”
伊斯也道:“伊斯还有要事要回长安,也向韦相公告辞。”
韦坚却牢牢抓住两人臂膀道:“不行,谁都不能走,两位务必在此多耽搁几日,此间百姓要感谢治河义士,你二人却如何能缺席?待我安排好善后事宜,也要先回东都,二位务必随我同去雒阳,此间没什么好去处,到了雒阳一则为你们请功,二则也让老夫宴请诸位义士,尽一番心意。”
江朔还待要推辞,卢玉铉和浑惟明却赶紧拉住他,轻声道:“少主,韦相公是协理河务的上官,既然蒙他看得起,不妨听他安排,对于此间千万船工也是有益无害之事,万不可驳了他的面子。”
江朔只得叉手道:“但听韦相公安排。”
伊斯来河南赈灾本就想着要广布景尊福音,听了韦坚的安排能光大景教自然愿意,至于普罗被害一事虽然事涉重大,但也不必急于一时。
几人便在河阴多耽了几日,期间百姓给韦坚献万民书,本地乡绅宴连日请漕帮、景教众人自不待言,河汴之地的漕帮帮众更是一批批地前来拜见新任帮主,漕帮是四大帮会合并而成,而四大帮会内部也是错综复杂,堂口众多,河阴乃船民聚集之地,大小头目众多,更有河北道、关中道等地堂口闻讯前来拜谒的,江朔每日里应酬不断,疲于奔命,只搞得头昏脑涨,苦不堪言。
伊斯则带着白衣景士每日在河边手持香炉举行仪式,也不知是招魂还是驱瘟神,因景教在水患时多有扶危救困之举,此时他们举行仪式倒也引来不少善男信女围观。
终于这一日韦坚将此间事务料理已毕,留下两个司功参军在此督导民夫继续清淤,招呼江朔、伊斯随他一起西去雒阳。而漕帮也早已商量好由萧大有、徐来在此带领帮众协助疏浚之事,夏运即将开始,浑惟明南下扬州去主持漕运也告辞走了,只剩下卢玉铉、谢延昌陪着江朔、独孤湘同去雒阳。
第90章 神都雒阳
河阴是都畿道的东缘,西行不到二百里就是雒阳,众人自河阴县城出发,在巩县歇马,第二日近晚便到了雒阳。
雒阳乃大唐东都,周公姬旦审视天下地脉,定雒邑为天下之中,唐高宗时以雒阳为唐之东都,中国之地古称赤县神州,而雒阳地处神州之中,故称神都,因其水陆之便,繁华富庶只怕更胜西京长安。
众人沿洛水一路向西,日近酉时到了雒阳城下,见一条洛水将神都一分为二,南北二城均有高大的城郭环绕,雒阳东面共有三门,北城一门,南城两门,众人走的便是中间这座最大的城门名曰建春门,建春门城楼重檐叠阙,一门三道,建的甚是雄伟,进入建春门,却是一条笔直的大道,这建春门大街广逾百步,道旁广种樱、榴、榆、柳,更有水渠与各坊分隔,显得宽阔无比,置身其中直不似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