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山海行_分节阅读_第67节
小说作者:圏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5 MB   上传时间:2025-11-26 10:31:25

  萧大有和谢延昌也道:“对!我们也一同去!”

  江朔却又摇手道:“此一番,诸位大哥一个也不需去,我一人独往。”

  众人一听,都是不肯,均道一人前往太过危险,定要相陪。

  江朔道:“诸位大哥听我一言,一来漕运将开,各段河上需要各位大哥坐镇才能保万无一失,这关乎数十万漕帮帮众的生计,儿戏不得,而我本不通船务,留下也是白搭,因此我去松漠是最合适的人选,各位大哥却是去不得的。”

  他不等众人反驳,续道:“二来,松漠距此颇为遥远,来去几千里,须得快马和轻功,此间虽多良马,却没有能跑得过我这匹老马的,轻功么,恕我直言,各位大哥的功夫各占胜场,轻功却是一般,去的人多了,反而拖累得速度慢了。”

  他这一说三位把头就沉默下来了,毕竟都被说成是累赘了,再吵着要去就不合适了,江朔见众人神色,忙叉手拜道:“急切间言语多有唐突,我对各位大哥绝无轻慢之意,还请勿怪。”

  三人忙叉手还礼,谢延昌道:“少主说的都是实情,我等怎能怪罪,只是少主只身犯险我等实在是放心不下啊。”

  独孤湘道:“怎么叫‘只身前往’?有我陪着朔哥一起去呢!”

  三人还在踟躇,独孤问道:“好啦,我老丈也陪着朔儿走一趟吧,这样你们总该放心了吧?我和孙女二人不说拳脚功夫,逃跑的功夫可谓一流,如事有不协我拽着朔儿一日夜就跑回来啦。”他说的诙谐,众人都不禁笑了起来。

  漕帮三人知独孤问之能,心道,少主说的不错,此去松漠确是兵贵精不贵多,也只有独孤爷孙的轻功能和江朔并驾齐驱,况且漕运夏运在即,三人确也需要尽快南下主持帮会事务,这才一齐叉手道:“但听少主吩咐,有劳独孤先生。”

第147章 朔方之约

  郭子仪道:“如此说来出了飞狐陉,我们就要分开了。”

  谢延昌道:“不错,少主去松漠,自然是北上,我三人回中原,要南下北都太原府,郭军使回朔方,却不入雁门关了么?”

  郭子仪道:“河东境内道路难行,我意引军出云州,自三受降城直回朔方。”

  谢延昌道:“塞外荒僻,不利百姓行路,却有利骑兵驰骋。”

  萧大有道:“啊哟,看来还是我们最苦,要走两千里山路才能回到都畿道咯。”

  谢延昌笑道:“萧朗勿忧,只需行六百里山路,到了太原府,老儿包你舒舒服服地回河朔。”

  萧大有奇道:“怎么个舒服法?雇车么?那玩意儿太慢,我可受不了。”

  谢延昌道:“比坐车舒服,萧郎怎忘了我们漕帮是做什么勾当的了?”

  萧大有愈奇,道:“坐船?河东太行深处还能行船?”

  谢延昌道:“太原有汾水直通河水,夏季水涨,顺水放舟,二日入河,三日便达陕州矣。”

  萧大有道:“谢老,你个关中人怎么对河东道这么熟悉?”

  谢延昌捻须笑道:“河东自古以来就有漕运,春秋时秦穆公运粮救晋走的就是汾水,汉代也曾凿宽河道疏通漕运,本朝开元年间,为纾解西京长安缺粮之困,漕运大臣裴耀卿将太原羊肠仓之粮经汾水西运,以实关中,谓之北运。自彼时起,这条水路漕运就一直是我西帮关中船工把持,只因汾水漕运入长安走的是渭水故道,而运河漕运走的是渭水之南的广通渠,是以他帮不知。”

  萧大有道:“好你个谢延昌,独自把持了一条漕运,却还与我等抢夺大运河的漕运之利!”

  谢延昌拱手道:“萧郎恕罪则个,当时咱们不还不是一家人么,如今咱合成一帮,老谢自然无有隐藏,今番就带二位贤弟坐一坐这汾水上的快舟。”

  汾水毕竟不如河水、通济渠这样宽阔,裴耀卿当年定下轻舟快船“蚂蚁搬山”的输送之法,数百轻舟在汾水上连成一线,谓之“浮仓”,颇为壮观。汾水轻船较之运河上的漕船小的多,因此行速极快,顺水放舟一日可行四五百里。

  萧大有大笑道:“谢老,我和你说笑呢,可不要当真,有船坐,少走了上千里山路,我老萧高兴还来不及呢。”

  江朔循此前江湖盟的做法,对三人道:“我此去松漠不知何时回返,想请谢老为代盟主,卢郎为军师,萧郎和浑二郎为左右执法。代管漕帮各项事务。”

  谢延昌哈哈大笑道:“我自知才智不如卢郎,又何须忝为代盟主?直接让卢郎做了代盟主,统辖全帮便了,我老儿绝无不服。”

  卢玉铉忙道:“依我看少主这个安排甚好,谢老德高望重可以服众,我自忖还有几分智机,萧、浑二位手下帮众最多,为执法则令出无有不服。少主一番苦心,安排的面面俱到,谢老就不要推辞了。”

  萧大有也说少主安排得妥帖,请谢老勿再推辞,谢延昌只得笑着领命,三人心中都道,别看江朔小小年纪,思虑到甚是周到,心中不禁为这少盟主暗挑大指。

  江朔拿出八寸镜道:“我身边没有别的信物,就还是以江湖盟主之宝为信吧。”于是问随军司马讨要了笔墨,由卢玉铉将帮务分派写了四份,江朔拓了镜纹,又画了花押,才交与三人,浑惟明不在,便请萧大有转达。

  分派已毕,天色也已放明,郭子仪道:“狭谷中毕竟不可久留,溯之,依我说我们趁早赶路,到了安边城再休息吧。”

  众人一齐称是,于是郭子仪传令朔方军开拔,又行了一日夜,才到了飞狐陉北口的安边城,天宝元年圣人改天下诸州为郡,河东道蔚州改为安边郡,并自灵丘移州治于安边城,目下安边城便是蔚州治所。安边城为边郡要塞,城不甚大却也一应俱全,河东、朔方二镇都是王忠嗣所领,守城大将亦认得郭子仪,当即大摆筵宴热情款待,众人酒足饭饱,好好歇息了一晚,第二日才要各奔前途。

  这日出城西行十里有折柳亭,大路在此分作三路,郭子仪率军要向西行入云中郡,漕帮三人南下入雁门关,江朔和独孤爷孙则要向北而行。众人走入亭中,郭子仪命行军司马布置酒席,众人又对饮了三杯,郭子仪对江朔道:“溯之,你我一见如故,你又多次救我,若非军务在身,我实愿与你多亲多近,但我身负统军之责,不能多做盘桓。待你此间事毕,务必来朔方待他个一年半载的,我们一道讲经习武岂不快哉?”

  江朔忙叉手道:“郭军使太谦了,你引朔方军救我,我也还没到谢,这救命之言休要再提。”

  郭子仪道:“溯之,我们景徒皆以兄弟相称,我与你一见如故,以后便称呼你为江兄弟,你便叫我郭大哥,可好?”

  其实郭子仪比李白还年长四岁,比江朔更是年长了快四十春秋,但江朔所交多是年长他许多之人,和更年长的谢延昌亦称兄道弟,也不以年龄为意,叉手道:“郭大哥不以小弟鄙陋,折节下交,我岂有不愿之理?我北上松漠之后,还需南下北海拜会李邕李使君,之后便来朔方看望郭大哥。”

  郭子仪哈哈大笑道:“好,我兄弟二人就这么一言为定。”又道:“兄弟北上松漠州需经过横野军的驻地,横野军在安边郡东北百四十里,控地九百里,我与横野军使相熟,这就给你做书一封,这九百里路途上还能照应你些个,再向北行,可就全靠你们自己了。”

  说着写了书帖,交予江朔,江朔谢了收起书帖,郭子仪又命人牵来两匹高头大马,指着其中一匹桃花马,对独孤湘道:“湘儿妹子,此去松漠路途遥远,我看你没有良马,便将此马赠予你,此马名‘桃花叱拨’,‘叱拨’者大宛名马也,虽不如江兄弟的龙马神骏,却也脚力非凡,同属千里马之列。”

  独孤湘看这马,毛色是雪白的底子,却有点点桃红色斑点晕染其中,果然似春雪后初绽的桃花,看着甚美,不似江朔的玉顶干草黄那般其貌不扬,她不识马,却生性爱美,这桃花马倒是甚合她心意,于是笑着向郭子仪道谢:“多谢郭大哥,要我说这桃花马可比朔哥儿的老马更好。”

  郭子仪又指着另一匹青马,道是“碧落叱拨”,赠予独孤问做脚力,独孤问也不推辞,直接笑纳了。

  江朔又与漕帮三人饮了三杯,三位把头让江朔记得漕帮切口,入关之后,无论到的是范阳还是太原,都要立刻知会漕帮分舵,自有人向他们报信前来接应,江朔应了,这才与众人洒泪而别。

  江朔与独孤爷孙一路北行,果然遇到了横野军的游骑,出示郭子仪的书帖,横野军见了待其甚恭敬,原来当年王忠嗣北征契丹之时,横野军与朔方军并肩作战,横野军使与郭子仪关系甚恰,因此对江朔多有照拂,非但送吃送穿,更派一彪快骑一路护送他们穿过了奚人控制的饶乐都督府,行了七日,直送到一千里外才折返回去。

  江朔三人按横野军的指引又向东行了三日,见一座赭红色的山峰,知是契丹圣山“赤山”,经此再折向北行,不一日便见到群山之中一片苍绿,放眼望去尽是松树,便是那千里松林——“松漠”的所在了。

  时已由春转夏,松漠虽处北地,夏日骄阳底下也仍甚炎热,但夜间降温极快,幸得横野军赠送了狐裘皮袍,才不至于受冻,三人便白日在松荫下休息,夜间趁凉赶路。这天夜里,月大如盘是个望日,三人在月下赶路,松涛阵阵一消日间暑热,骑在马上甚觉舒爽,湘儿不禁轻声地唱起歌来。

  江朔忽然打断她道:“听,有人打斗之声。”

  湘儿道:“在哪里?我怎没听到?”

  独孤问驻马屏息凝神静听片刻,手持马鞭一指道:“朔儿好耳音,打斗声来自左侧山头后面。”

  湘儿顺着独孤问的马鞭望去,那山头离得甚远,少说有两三里远,不禁吐吐舌头道:“朔哥,你成了顺风耳啦,我可听不到这么远的声响。”

  江朔道:“我们过去看看。”

  三人不欲打草惊蛇,将三匹马系在林中,施展轻功在林间穿行,江朔只在二年多以前跟着独孤湘学了半吊子穿星步,独孤问早已看出他所学不全,这小半个月来,细致给他讲解了穿星步的神妙之处,尤其是他后创的星垣步,江朔在赵蕤两年来的指点之下原已极有根基,此番经独孤问提点,立刻一通百通,穿星步的功夫又有精进,跑出一里地已将湘儿甩在身后,几能与追云叟独孤问并驾齐驱了。

  独孤问有意秤量江朔所学,当下也不管湘儿,提气疾纵,净捡山涧、巉岩难行处行走,然而无论他身法如何诡异莫测,江朔也尽都跟的上,毕竟江朔内力已远超独孤问,一旦掌握了纵跃的法门,轻身功夫直是一日千里,已与旬日前不可同日而语了。

  两三里山路倏忽而过,二人刚一翻过山头已听到前方松林中传来吆喝打斗之声,独孤问向上一指,江朔随即会意,二人纵身上树,在树梢上踏行,借着松涛之声隐藏踪迹,悄悄接近,却见林间一方空地之上一众玄甲黑衣的曳落河武士团团围住了几名契丹武士正在激斗。

  曳落河人数为多,装备亦占优势,几个契丹人背靠背挤在一起,人人身上挂彩,已是困兽之斗,看就要支撑不住了。

第148章 重振八部

  这群曳落河武士和小金城中的曳落河一样,皆身着山纹玄甲,一手持刀、一手持锤,此刻已将契丹武士团团围定,便不再进逼,为首一人高喊道:“塔里古,你走不脱了,弃刀投降饶你不死!”

  契丹武士中一人以契丹语高声呼喊,江朔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但见他目眦尽裂,咬牙切齿的样子,想来绝非说告饶之语,契丹武士忽然一齐高呼,劣势之下不守反攻,一个个势如疯虎扑向曳落河武士,但他们毕竟人少,手中长刀无法砍穿曳落河的山纹玄甲,又被啄锤克制,虽然逞一时之勇将曳落河逼退了几步,但曳落河稳住阵脚立刻遭反击,顷刻间有数契丹武士不慎被砸断了战刀,形式反而更加危急,江朔心想再看下去可这些契丹人必有死伤,他高呼一声,拔剑跃下松树。

  曳落河只听头顶有人呼喝,来不及抬头,江朔已落到人群之中,他脚踏飞星步中南方朱雀翼宿步法,在曳落河武士中来回穿梭。

  经过独孤问讲解,江朔对这套步法的理解已远胜往昔——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各有七宿组成,唐初术数大家袁天罡认为每一象的七宿都对应七曜“木金土日月火水”中的一曜,又为廿八宿相各以一个神兽命名。独孤家的穿星步第一层总决“步天歌”只是方位口诀,独孤问传江朔第二层分诀则是从二十八神兽象形而来,如这翼宿名为“翼火蛇”,如按第一层心法那便是如神鸟展翅扑翼一般,虽然轻灵但不免失之于太过刚强,而按第二层心法则加入了火蛇游走之象,那便是刚中有柔,境界可就全然不同了。

  如今江朔将这“翼火蛇”的身法使将出来,曳落河武士只见一个人影在他们中间晃动,眼睛却跟不上他的身形,手中长刀、啄锤僵在半空中,不知往哪处里去砍。

  江朔有意拿这些曳落河试招,看看独孤问所教穿星步临战之际有多大威力,因此手中虽挈着七星宝剑却并不刺出,只是绕着曳落河武士游走。然而这翼宿步实在太过飘逸迅捷,曳落河空举刀、锤却连一招都递不出来。江朔也不禁觉得无趣,于是改为北方玄武七宿中虚、危二宿步法。

  江朔原以为穿星步四象只是步点不同,二十八宿步都按一个同样方法踏来不免徒具其形而失其神,这些天经独孤问提点才才知四象各不相同,比如北方玄武乃是灵蛇绕龟之相,除了一个缠字诀,内含七宿更要两两相配才能发挥出最大威力——以“斗木獬”为引、“牛金牛”与“女土蝠”为阴阳相配,“虚日鼠”与“危月燕”为虚实相生、“室火猪”与“壁水獝”为水火相济。

  江朔故意放慢步伐,引曳落河武士挥刀来砍,上路则以虚宿步伏低躲过,下路则以危宿步上跃闪过,真是伏地如灵鼠,跃高如飞燕,曳落河武士挥刀乱砍却连他半片衣襟都沾不到,这看的见看不着的感觉直方才不见其人更令人震惊。

  江朔见这一众曳落河之中一个高手都没有,不禁兴味阑珊,喊道:“诸位留神,我可要出手了。”

  此番却换作西方白虎步腾跃扑击,白虎七宿中“奎木狼”、“娄金狗”狼狗相近;“胃土雉”、“昴日鸡”、“毕月乌”诸禽同属;“觜火猴”、“参水猿”猱猿相类,却是在白虎步的纵跃之中加入了扑击的诸多变化,和而不同,似是而非,直是变化万千,配合脚下白虎步,江朔手中宝剑无需特意发招,只是随意点向曳落河的腕子。

  江朔知道曳落河的兵器厚重不易斩断,因此尽向着他们手腕处招呼,瞬息之间扑闪纵跃掠过一个圆圈,但听的叮咣之声不绝,十几名曳落河武士皆手腕中剑,兵器拿捏不住坠落于地。

  江朔也学着那方才曳落河带头武士的样子喊道:“弃刀投降!”

  其实这“弃刀”二字却是多余说了,这些人手中的武器早都已脱手落地了。曳落河本无所畏惧,即使战至一兵一卒,也绝不畏死投降,但此刻他们都摄于江朔形如鬼魅的身法,不知眼前这个少年是人是鬼,竟都呆在原地不敢动弹。

  这场景莫说曳落河,就是被围在中间的契丹人都呆住了,此地靠近契丹发祥地木叶神山,有些武士不禁怀疑江朔是祖先降下的神人,但江朔又是汉人打扮,契丹先祖想必也无法统御汉族的仙人。众人正犹疑间,为首叫“塔里古”的武士忽道:“我认得你,你是江朔江少主!”

  原来那日李怀秀到朔方军劫营之时,所带的都是遥辇八部的契丹贵族子弟,塔里古也在其中,是以认得江朔。江朔依稀记得他的面目,道:“这位大哥是叫塔里古么?在下正是江朔,我是来寻崇顺王和珠儿姊姊,你知道他们在哪里吗?”

  塔里古道:“可汗牙帐早被燕军冲散了,我可也不知道可汗的去处了。”

  曳落河头目抚着腕子,冷笑道:“我看只有你不知道吧?塔里古,你们突吕不部三营被怀秀夺去一营,分给了他弟弟杭斡为突举部。如今说不定怀秀嫌你多余,让你部在此断后,带着其余七部可都早已遁走咯。”

  其他曳落河听他嘲弄塔里古,都跟着一起哈哈大笑,这些曳落河虽被江朔大败,却不畏死依然笑骂自若。塔里古以契丹语咒骂了一句,他面色甚是恶毒,可惜曳落河多是奚人,不懂契丹语,骂的再恶毒,别人听不懂效果就差了许多,江朔更是不懂,只听他叽里咕噜如念咒语,这时忽然四周听到无数破空之声响起,曳落河武士竟然纷纷倒地,江朔大吃一惊,心想这塔里古还真会咒语不成?再看倒在地上的曳落河背后插着羽箭,却原来是有人以弓箭射死的。

  紧接着响起沙沙地脚步声,从松林后面转出数十契丹武士,他们趋近之时仍然引弓待发,既瞄着地上的死尸也防着江朔。塔里古见状忙以契丹语大喊,新来的契丹武士才放低弓箭,料想塔里古是对众人说江朔是友非敌,让他们不要无礼。

  新来的契丹武士中抢出一人,抛下武器,冲上前以双手合抱塔里古,哇啦哇啦说着契丹语,表情甚是激动,塔里古抱着那人也激动的流泪,二人以契丹语说个没完,江朔不通契丹语,不知他们说的什么,只得站在一边发愣。塔里古忽觉冷落了江朔,忙一拍那人背脊,对江朔拜道:“江少主,这位是我义弟杭翰,突举部之主。”

  杭翰显然不会汉语,只学着汉人叉手施礼,口中仍说得是契丹语,但语气甚为恭敬,塔里古道:“杭翰兄弟久在松漠,未去过汉地,不会说汉语,请江少主见谅。”

  江朔心想这莫不就是方才那个曳落河武士所说的分了塔里古所部一营的杭翰,看他二人如此亲密,不像是有嫌隙的样子。

  塔里古见他面露疑惑之色,忙解释道:“江少主,你不要听那燕军的贼厮胡说,分一营给杭翰是我心甘情愿的,并非阻午可汗胁迫,莫说我部,就是大迭烈府夷离堇所部都一分为二,这都是为了重振契丹往日的雄风。”

  江朔知道阻午可汗就是李怀秀,而大夷离堇即涅礼,不禁奇道:“拆家是为了重振雄风?这却是什么道理?”

  塔里古解释道:“契丹人最初的祖先叫奇首可汗,奇首有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奇首便分八子为八部,这就是‘古八部’,后来不管契丹可汗之位如何变迁,契丹始终都是分为八部,大唐开元初年,大贺氏指掌契丹时分成八部,称为‘大贺八部’,我遥辇氏首位可汗屈烈亦分契丹为八部,便是‘遥辇八部’了。但李过折叛乱后,各部人心离散,更兼安贼燕军常年欺压劫掠,阻午可汗初为盟汗之时,八部已仅存五部,因此可汗就和和大夷离堇商议,拆五部为八部,各占一方,重聚部众,繁育牲畜,重现契丹八部的繁盛景象。”

  江朔心道李珠儿说怀秀无能,军权被涅礼把持,但今日听塔里古所言,李怀秀却是胸怀大志,腹有山河之人。

  塔里古道:“重组八部虽好,但这新三部需从别部拆来,涉及人口、牲口,关乎各部切身利益,大家最担心的自然是如何才能做到公平?大夷离堇首先将自己的乙室部一分为二,乙室交给撒里本,而他自领迭剌部,乙室本是契丹最强的一部,大夷离堇又掌军权,他却先拿自己的部落开刀,众皆感佩,这才促成了第二大的乌隗部分出涅剌部;和我们第三大的突吕不部分出突举部。因此说重振八部是我契丹族人齐心合力复兴大业,绝非那贼厮所说的,是可汗包藏私心之举。”

  江朔赞道:“原来如此,崇顺王与大夷离堇所作所为倒是令人钦佩的很。”

  正说话间,忽又听弓弦声响,这次却来自树梢之上,一声鸣镝钻天而去,紧接着两枝劲弩夹着劲风向塔里古和杭翰射来。

第149章 反制伏兵

  两枝箭矢竟是从江朔头顶的树上射来,看来这两个弩手早已潜伏在树上,因为他们在江朔到来之前已经蛰伏其上,是夜风大,松涛之声将二人声息完全掩盖住了,以至于江朔竟未察觉树上还藏了人,此前树下激斗二人竟然无动于衷,耐心等到众人放松警惕之际才乘其不备射出弩箭。

  他们用的是唐军臂张劲弩,箭矢是特制的没羽箭,虽然射的不远,但短距离内速度既快,准头又极佳,饶是江朔穿星步已得了独孤问的真传,听到弓弦之声时却也反应不及。

  然而两枝箭却都射入泥地之中——箭矢劲力极强直至没杆,但却大失准头,落点距离塔里古和杭翰甚极远,这两个射手能够屏息藏身松间,耐心等待发射的最佳时机,可见是极有经验的老手,很难想像这样老练的弓弩手,最后射出的箭矢竟然会偏的这么离谱。

  众人正在惊异之间,只听“扑通”、“扑通”两声,两个黑衣曳落河武士从邻近两棵树上坠了下来,二人手上还握着漆黑的弩机,精铁所制的没羽箭散落了一地,紧接着一妙龄少女跃下树来,正是独孤湘。契丹武士顿时紧张地张弓搭箭一齐指向她,江朔忙还没来得及阻拦,独孤湘已先将长索挥出,今日月圆,长索如影似水,在月华之下舞成一道白虹,正合此功“月影素寒流”之名,只一招便将围上来的武士手中长弓尽皆打落。

  契丹武士没想到这娇滴滴的小女子竟有如此伸手,一起抽出长刀就要上前围攻,江朔忙挡在独孤湘前面道:“别动手,是自己人!”契丹武士不通汉语,塔里古忙以契丹语又喊了一遍,众武士这才放下长刀。

  江朔转身喜道:“湘儿,你怎么这会儿才来……”

  独孤湘笑道:“还嫌我到的晚?”拿脚踢了踢地上的弩手,二人呻吟起来,原来并未咽气,只是被独孤湘闭了穴道,但从这么高的树上坠下,也兀自受伤不轻,被她一踢不禁都疼的呻吟起来,杭翰用契丹语喊众武士将二人拿了,五花大绑起来,要留下活口拷问。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3页  当前第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7/4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山海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