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山海行_分节阅读_第95节
小说作者:圏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5 MB   上传时间:2025-11-26 10:31:25

  李腾空笑道:“婆婆,你误会了,秦越人可没有做御医,他一直以来都在做游方道士,从不开医馆,也不收人钱财,神龙三年春夏之际,关内、河南、河北三道二十余府县大疫,死于病疫者数以千万计。其时秦越人恰在都畿之地,他一路东行襄助当地医者施治,救了不少人。在河北道行医时,有一个少年,他全家都染疫死了,秦越人救活他之后,一是看他身世可怜,二也是见他心性聪颖,便把他当儿徒收在身边,这个孩子便是后来的禁中大医牛天齐。”

  独孤问道:“我也听过牛天齐的名号,只知道他年纪轻轻便做了宫中大医,没想到竟是秦越人的弟子。”

  李腾空道:“是了,他的名字还是秦越人取的,是希望他长命百岁,寿与天齐的意思。他自小,哦,也就是朔儿跟随太白先生的年纪吧,就随着师父四处游方,边行医边学本事,一十三年之后,开元八年关内有发生大疫,就是大内禁中都有不少宫人染疫,秦越人带着牛天齐回到京畿,秦越人献‘广济方’于圣人,在宫中试药,染病宫人竟然悉数痊愈,圣人大喜,下诏照方熬制汤药,这才止住瘟病,但秦越人不喜名利,行踪又飘忽不定,世人只知圣人赐药而不知方子来自越人,久而久之竟然讹传成广济方是当今圣人所创。”

  独孤问道:“这广济方我也有所耳闻,还道当今圣人还深通医理,却原来献药的另有其人。”

  李腾空点点头道:“不过圣人按方制药送于百姓,也是功德无量之事,至于药方么,想来越人前辈也不会在乎。”她本是相门道女,一心修道,虽然已过了而立之年,却仍然心思单纯,绝无世人一般的功利之心。

  独孤湘问:“那他徒儿牛天齐又怎会做了御医?”

  李腾空道:“秦越人医术如此神奇,圣人自然要慰留,希望他留在禁中做御医,但秦越人道自己早已习惯了山林间跋涉的生活,不愿拘在一地,对御医坚辞不受,却道,我这个小徒弟跟随我多年,已尽得我医学之妙,且他有慧根,无仙骨,修道也终是一事无成,不如就将他留在禁中做个御医吧。于是便将牛天齐留在了尚药局听用。”

  独孤湘吐吐舌头道:“师父一句话,徒弟就做了太医……”

  李腾空笑道:“太医哪是这么容易做的?牛天齐进了尚药局,也不过就是个正九品下的医佐,距离给皇帝诊病的侍御医,可还差了好几个品级呢。但这牛天齐的医术也真是了得,只短短几年时间,便从医佐一路升到司医、侍御医、直长、直至执掌尚药局的奉御。”

  江朔道:“由徒观师,秦越人的医术定然高明得很,看来爷爷解毒是大有希望了。”独孤湘听了也连连点头。

  独孤问笑道:“尽人事听天命吧……”他虽然生性豁达、乐观,不过听到所中之毒能解,自然也感欣喜,语气中更是轻松了不少,他问道:“腾空子,秦越人却为何到了这北镇医无闾山呢?这大会要说些什么?”

  李腾空缓缓摇头道:“这我可也不知道了,越人前辈书信中并未说是什么事。”

  独孤湘道:“这可奇了,他连什么事都不曾说,仅凭一份拜帖就让腾空子你们跑几千里来到此间么?”

  李腾空微笑道:“可不是么,不过他可不止请了茅山一派,天下闻名的医者都收到了拜帖。”

  独孤湘道:“可别是收到拜帖的人都不来咯,那可就尴尬了。”

  独孤问道:“小妮子还这么调皮,腾空子在说正经话呢。”独孤湘这才止住了胡言乱语。

  李腾空笑着对独孤湘道:“不妨事,我敢说收到帖子的人也好,门派也好,定然会来,只因秦越人在医者之中犹如神人,武林有泰山北斗,医者中自然也有领袖,虽然秦越人几十年来一直在四处游方,但在大唐医者心目中他便如江湖盟主、武林至尊,盟主一声令下,这些人怎会不至?”

  说到这里,叶清杳瞥了一眼江朔,语带嘲谑地道:“越人前辈我可不晓得,不过有些人么,发的号施令也未必有用。”

  独孤湘怒道:“朔哥儿是公推的江湖盟主,漕帮帮主,怎会说了不算?”

  叶清杳还待要反唇相讥,李腾空忙拦住她,对江朔道:“我师徒二人这就准备启程登山了,如诸位不嫌弃,便和我们结伴一路上山,届时听越人前辈怎么说,便明一切。”

  江朔回头,见独孤问点头,便道:“好!腾空子想得周到,我们这便走么?是否要等韦景昭、韦渠牟两位师叔么?”

  李腾空道:“按此前约定,两位师叔带着茅山弟子应该已经上山了,我们约好了在山中北镇庙碰头。”

  云姑道:“那个小妮子呢?”

  江朔道:“云婆婆不用管她,珠儿姊姊想必就在左近,只是她如不想被你见着,就是掘地三尺也找她不到;但如果是她有事寻你,就是藏到天涯海角也躲她不过。”

  云姑哼了一声,她原想反驳这也未必,但一想到江朔功夫高出自己甚多,以他的身手尚且这样说,自己也没什么不服的本钱。

  这时只听楼梯脚步声响,一个伙计领头,带了一群人一起上得楼来,为首那人就是被云姑拿捏的那位,他高喊道:“上菜啦!”

  云姑却道:“我们这就动身!”她心中记挂秦越人,如今有了他的消息,哪还有心思吃饭。众人也是一般心思,一齐起身。

  伙计正待要上菜,却忽见各桌的客人无论高矮胖瘦,一齐豁然起立,不知他们要做什么,不禁吓得后退两步,险些从楼梯上跌下去,他嗫嚅道:“这个……这个……小店刚刚备得了饭菜,诸位英雄起身是要做什么?”

  云姑道:“我们要走啦,这饭菜准备得太慢,你们留着自己吃吧。”

  那伙计大惊,道:“这餐食所费甚巨,可不是我们小店伙儿能出得起的。”当即跪下磕头,眼泪鼻涕横流,哭泣道:“大侠……女侠……饶命啊,如不结账小的包赔不起损失。”

  云姑却道:“老太婆我没钱。”说着自顾自下楼去了,大无信忙跟着阿娘下楼去了,二人都有武功,身法好快,一晃眼的功夫,穿过众伙计,下楼去了。

  江朔和独孤湘却不好意思硬闯,便起身扶起独孤问,准备从窗口跃下。

  李腾空起身后却对那店伙计道:“小哥儿,饭钱自然不会短了你的。”说着命叶清杳取出一匹红绡给了那店伙计,那伙计这才破涕为笑,但旋即又烦恼起来道:“那这几位杵在这里算作什么的?请几位大侠收了神通吧。”

  江朔道:“不妨事的,他们再有一个时辰就能活动自如了。”

  伙计不禁撇嘴,城内百姓对曳落河武士可没什么好感,这么多曳落河蜡烛般地插在二楼地上,哪还有人敢上来喝酒用饭,但他终于憋住没说。

  李珠儿让江朔和湘儿搀着独孤问小心下楼,自己和叶清杳跟着后面下了楼又让店伙计取了江朔、独孤湘的马,又取了自己和叶清杳的黑白二卫,又给了些赏钱,这才和众人一齐策马向西城门方向走去。

第207章 北镇祀庙

  依照唐制,军队戍守之地,大者称军,小者称守捉,怀远镇便是边地一处守捉要塞,江朔一行人走到城门口才发现有军兵把守,李腾空手中过所公验与李珠儿不同,写明了她和叶清杳二人名姓、样貌、行李、连所乘黑白二卫都写得清清楚楚,众人自然不能用此过所跟随出城。

  江朔、湘儿当然不惧这些守门军兵,但如硬闯难免横生枝节惹出麻烦,正为难间,云姑从怀中掏出一个纸札道:“那小妮子早想到了这一节,有公验在此。”

  江朔接过来一看,却是平卢军使府的公验,上面签押俱全,云有北地商人薄大,携叟妪二人、僮婢各一,出入营州各地贩卖药材,各城守备一体放行,大无信姓“大”,一望而知是渤海王族,因此李珠儿化“渤海”为“薄”,将他的名字写作“薄大”,其余人等的姓名自然也都是化名。

  云姑道:“这是那小妮子走时掏出来给我的,并非急就章 看来早就有所准备,这妮子心思如此缜密周全,想来叫人生畏。”

  湘儿道:“管他呢,有珠儿姊姊料理一切,我们倒乐得轻松自在了。”说着一把夺过公验,去交给守城门的军兵。

  守门的官兵并非曳落河,而是本地戍卒,为首的队正接过公验,又看了看江朔一行人,道:“这老的老,少的少,看穿着打扮也不像商贾啊。”又指着病恹恹的独孤问道:“这老家伙怎么了?”

  独孤湘回道:“我爷爷病了,听说城外医无闾山上北镇庙灵验,我们要去给他祈禳。”

  那队正听了勃然大怒道:“胡说!北镇祀庙也是你们去得的?”

  原来北镇庙是皇家祭祀北镇医无闾山山神的祀庙,寻常百姓却是不得入内祈禳的。队正正要发令拿人,他身边一个小卒忙拉他衣袖小声道:“张队正,且慢。”

  那张队正回头怒道:“作甚?”那小卒仍是轻声道:“队正且看签发公验的是左领军仓曹参军,平卢镇掌书记高尚。”

  张队正不屑地道:“仓曹参军也不过正九品下,与某品级相当,也要给他面子么?”

  小卒凑近了道:“大人是中原来的,不知道范阳之事,这高参军乃是安中丞的智囊,品级虽低,却是中丞亲信,执掌军中要务。”

  张队正声音变得有些迟疑了,问道:“那……那便如何?”

  那小卒声音越发的轻了,贴到张队正耳畔细语道:“高参军执掌仓廪署可不是管粮秣的,而是替安中丞办些间人、谍者的事情,听说他手下老、残、乞、妓形形色色,无所不有,今日这队人虽然奇怪,又要在今日去北镇庙,怕是高参军与安中丞另有擘画……这个……我们还是不要过问得好。”

  张队正恍然大悟,以手加额道:“好险,好险……愚兄初来营州当差,今日险些误事,兄弟以后还要多加提点为兄才是。”

  那小卒叉手道:“好说,好说。”

  张队正将手中公验恭恭敬敬交还给独孤湘,柔声道:“勘验无误,小女子妥帖收好了。”转头向后一扬手喝道:“放行,放行!”同行的李腾空师徒手中的过所连验也不验,就直接放行了。

  他们所说的高尚,就是高不危,他投靠安禄山之后,改名高尚,其实他所作所为和“高尚”二字可是毫不沾边。那戍卒说话虽轻,但众人都是高手,自然都听得一清二楚,心中均觉好笑,但都忍着笑,出城走了一段才“哈哈哈”地笑出声来。

  独孤湘笑道:“这小卒真会琢磨,都像他这样,我们行事可就方便多了。”

  江朔也笑道:“这队正也是色厉内荏之辈,先前对你凶得很,交还公验时却温柔得很。”

  独孤湘道:“还好他听人劝,否则本女侠免不了要叫他吃些苦头。”

  一行人说说笑笑,出城之后径向西行,怀远守捉城紧贴着医无闾山,几乎就如同是一座巨大的山门镇在医无闾山山口,出了城门是一条直阔的大路。湘儿赞道:“这路好宽好直,这么好的路在北地可还是第一次见到。”

  大无信道:“相传舜帝将天下分为十二州,每州各封一座山作为一州之镇山,即祭祖之地,医无闾山被封为北方幽州的镇山,到了周时封五岳五镇,以医无闾为北镇山,其后隋文帝下诏修建医无闾山神祠,本朝几经修葺,便成了如今的北镇庙,本朝太祖、太宗皇帝都到北镇庙祭祀过,因此动用了大量戍卒,将这条山路修得既直且阔,那是给皇帝用的御道。”

  江朔心道:云姑说渤海国人深受大唐文化浸淫,看来此言不虚,这位扶余城主对中华历史脉络,本朝典章制度都颇为熟稔。

  一行人在大路上策马奔驰,走不过三四里地,眼前出现了一座突兀的小山岗,岗上松柏苍翠间,楼宇屋檐隐约可见,大无信拿手点指道:“山岗之上便是北镇庙。”

  独孤湘看看这小山岗,又望着岗后绵绵大山,失望地道:“啊?这北镇庙不在山上啊?我怎么感觉还没进医无闾山呢?就在这平地短岗之上修了这么个庙?”

  独孤问笑道:“历来君王祭神都是装装样子而已,真建在山岭之中,皇帝老儿去祭个山神不得累个半死啊。”

  大无信道:“前辈说的也是一理,此祀庙乃大隋文皇帝所建,他亲自下诏将北镇庙选址定在此处,这样无需动用大量劳力开山凿石,体恤百姓,爱惜民力,也是有的。”

  江朔心道:听这大君侯所言,也是一个心怀百姓之人,做一方城主倒是合适,他的性子和北溟子、云姑可是大异其趣了。北溟子痴心武学,做事往往随性所致,而云姑不忿于自己前半生之苦,性子暴戾得很,与大无信城主的敦厚悲悯却毫无共通之处。

  江朔思忖间,一行人已到了山岗前,再向南转到山门前,这山门好不宽阔,底裙为四层条石,墙体则是青砖砌筑。正面辟有三券洞门,不过这可都是官家祭祀山神时才开,此刻各门皆闭,再看山门东西两侧各另辟了一个角门,此刻东角门开放,当是入口。

  这角门说是角门其实仍甚高阔,众人骑马鱼贯而入,见是一处宽阔的广场,两侧驻马石上已栓了不少驴、马,更有牛车、马车各色乘舆,想来是车马场了,众人一进入便有苍头迎了上来,叉手问道:“各位是哪路医家?”

  李腾空打一稽首道:“福生无量天尊,贫道乃茅山道士李腾空。”

  那苍头忙叉手还礼道:“原来是腾空子到了,尊师兄韦景昭一行已先到了。”又问江朔等人:“这些位呢?”

  李腾空道:“我们一路来的。”

  那苍头也不细问,当即招呼人接过众人的坐骑去饮喂,自在头前引路带众人入内,众人步行跟随,江朔一手穿过独孤问后背扶在他胁下,挟着他前行。

  车马场北端是一座大殿,引路的苍头道:“此殿名御马殿,是圣人歇马之处。”却不入内,带着众人从侧边绕过御马殿,后方是一处石砌的大月台,上面建了大小五殿,苍头依次介绍是:御香殿、正殿、更衣殿、内香殿、后殿,却也一概不入内,径直沿着东侧便道前进。

  独孤湘奇道:“这些大殿都大门紧闭,一个人不见,大会却在哪里啊?这眼看都要走到北镇庙的尽头了。”

  大无信笑道:“这月台上的几重大殿都是给圣人祭祀用的,其实太宗以后就没有皇帝再来过北地,都是让大臣带着皇帝的敕旨来代为祭祀,也算是代圣人行事,那时才能启用这些大殿,否则这殿名带‘御’,谁敢轻用?”

  那引路苍头道:“确是如此,这位贤人见识广博,佩服佩服。”唐代将名医尊称为“贤人”,今日与会的都是各地名医,因此苍头当大无信也是与会的医师,便称他为“贤人”了。

  此时已走过所有大殿,到了北镇庙的东北角,苍头向右一指道:“各位,这边请。”

  却见北镇庙外墙东北角上又是一处角门,众人穿过此门,见是围墙圈出的一大片草地,所有树木都在围墙边,草地上没有一棵树,显然不是自然使然,而是刻意为之,此时正值夏季,芳草萋萋一片翠绿,但青草高度适中、齐整,显然也是有人力整肃之故。

  此院内没有建筑,却反而显得更加生机盎然,令人心情为之一阔,草地的北端中间位置突兀地出现了一座一丈高的小石台,不同于北镇庙的月台,此处小石台是山石自然拱起而生,更奇的在于其顶端平缓,便如有人刻意堆砌再打磨平整的一般。

  台下已围了不少人,苍头向左手边一群黄冠道人一指道:“腾空子,你的师兄弟在那边。”说完就要告退,云姑却一把拉住他,喝问道:“秦越人何在?”

  她神色狠厉,那苍头不禁吓的一怔,并未作答,大无信忙上去拉开云姑的手,对那苍头叉手道:“我阿娘是越人前辈的旧相识,许久未见,因此有些激动,小哥勿惊。”

  苍头上上下下轮番打量了几眼云姑和大无信,才警惕地说道:“大贤现在何处我也不知,不过他即将登上棋盘山召开大会,届时你们自然就会见到了。”说完也不等他们二人回复,道一声“诸君自便”,便自循原路退回了。

第208章 同道相轻

  独孤湘听那苍头说什么“棋盘山”,好奇心大盛,见后面围墙边有一棵大树,便跃上去,悄立枝头向下看个究竟,江朔忙低声喊道:“湘儿,快下来。”

  好在众人的注意力都在石台上,互相低声谈论着什么,没人看向她这边,这惊世骇俗之举才没有引起骚动,独孤湘张望片刻便跳了下来,对江朔道:“朔哥,这小山还真像棋盘,其实是一堆乱石堆成的,但远看纵横交错确实像棋盘格一样。”

  江朔拉着她的手道:“湘儿,你可别再胡闹啦。”

  叶清杳却斜了独孤湘一眼,斥道:“幼稚!”

  好在独孤湘和江朔叽叽喳喳说那棋盘山的景象,并未听到她这句话,否则难免又要起龃龉。

  李腾空当先走到茅山中道师身边,对为首那道士稽首道:“韦师兄,我来晚了。”

  再看那道士身材颀长,面如冠玉,长须垂胸,正是贞隐先生李含光首徒韦景昭。江朔上前叉手为礼道:“韦道长许久不见了。”

  韦景昭见了江朔也大感意外,道:“朔儿,你怎么会在这里?”

  江朔道:“说来话长了,待今日事毕后,容朔儿再详告之。”

  韦景昭点头道:“朔儿,你武艺高强,有你在,今日无忧矣。”

  江朔见韦景昭神色凝重,不禁吃惊道:“怎么,今天到场的不都是医师大贤么?还要动武不成?”

  韦景昭显然已经知道内幕,道:“希望可以不用动手,说不得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看情形而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3页  当前第9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5/4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山海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